复禾问答 肺炎

肺炎刚好又感冒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王俊宏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支气管肺炎刚好又咳嗽怎么办

支气管肺炎康复后再次咳嗽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服用止咳药物、排查过敏原、加强呼吸道护理及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咳嗽可能由气道高反应性、继发感染、过敏因素、黏膜修复刺激或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1、调整环境湿度:

干燥空气会刺激尚未完全修复的气道黏膜,诱发咳嗽反射。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调直吹。睡前在卧室放置一盆清水,有助于减少夜间干咳发作。气道黏膜通常需要2-4周才能完全修复,此期间需持续保持环境湿润。

2、服用止咳药物:

右美沙芬、复方甘草片等中枢性镇咳药可缓解刺激性干咳。伴有痰液时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药。需注意镇咳药不适用于痰多阻塞的情况,用药前应明确咳嗽性质。儿童需选择适合剂型的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等儿科专用药物。

3、排查过敏原:

肺炎后气道处于高敏状态,尘螨、花粉等常见过敏原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干咳、遇冷空气或运动后加重。可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后采取回避措施。必要时需使用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4、呼吸道护理:

每日2-3次生理盐水雾化能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掌握有效咳嗽技巧:深吸气后短暂屏息,用膈肌快速收缩产生爆发性咳嗽。避免用力拍背等机械刺激,可改为振动排痰仪辅助。康复期建议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

5、中医调理:

肺脾气虚型可服用玉屏风散,痰热蕴肺型适用桑菊饮加减。穴位贴敷选取天突、膻中等穴位,三伏贴对阳虚咳嗽效果显著。饮食宜选择百合银耳羹、罗汉果茶等润肺食材,忌食辛辣刺激及寒凉食物。艾灸足三里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康复期需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咳嗽。监测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变化,若出现黄脓痰、发热或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胸片排除继发感染。夜间抬高床头15-20度可减少胃酸反流刺激。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外出佩戴口罩防护。

相关科普 更多

病因 症状 用药 护理 饮食 诊断 概况 治疗
肺炎支原体阳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炎支原体阳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支原体肺炎阳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支原体肺炎阳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小孩支气管肺炎有点喘是什么原因

小孩支气管肺炎有点喘是什么原因

支气管肺炎有5个常见症状是什么

支气管肺炎有5个常见症状是什么

支气管肺炎的四个阶段症状是什么

支气管肺炎的四个阶段症状是什么

支气管肺炎三大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支气管肺炎三大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急性支气管感染的症状

肺炎支原体急性支气管感染的症状

小孩支原体肺炎发烧用药几天能消失

小孩支原体肺炎发烧用药几天能消失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用药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用药

病毒性肺炎怎么用药

病毒性肺炎怎么用药

病毒性肺炎常用药物有哪些

病毒性肺炎常用药物有哪些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问题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问题

小孩支原体肺炎怎么护理好

小孩支原体肺炎怎么护理好

病毒性肺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肺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肺炎的护理有哪些方面

病毒性肺炎的护理有哪些方面

肺炎多吃点什么有利于好的快一点

肺炎多吃点什么有利于好的快一点

小孩肺炎要吃些什么食物水果为好

小孩肺炎要吃些什么食物水果为好

小孩肺炎吃什么食物好水果和蔬菜

小孩肺炎吃什么食物好水果和蔬菜

肺炎应该吃什么食物比较恢复的快

肺炎应该吃什么食物比较恢复的快

病毒性肺炎怎么诊断的肺炎会引起头痛吗

病毒性肺炎怎么诊断的肺炎会引起头痛吗

肺炎的诊断标准

肺炎的诊断标准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点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点

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支原体肺炎多久肺部炎症完全消除

支原体肺炎多久肺部炎症完全消除

支原体肺炎多久能恢复抵抗力了呢

支原体肺炎多久能恢复抵抗力了呢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肺炎类型的病毒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肺炎类型的病毒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引起的病毒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引起的病毒感染

小孩得了肺炎怎么治疗好得快一点

小孩得了肺炎怎么治疗好得快一点

小孩肺炎一般要治疗多久可以恢复

小孩肺炎一般要治疗多久可以恢复

小孩咳成肺炎怎么治疗效果好的快

小孩咳成肺炎怎么治疗效果好的快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疗程是多长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疗程是多长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偏瘫 疼痛 菌血症 卵巢炎 髌骨脱位 玻璃体变性 梗阻性肾病 假两性畸形 甲-髌综合症 迷走神经损伤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