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方式主要有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两种。
开腹阑尾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在右下腹麦氏点处切开皮肤和腹壁各层组织,找到阑尾后将其切除并结扎阑尾根部。手术切口长度通常为3-5厘米,术后会留下明显疤痕。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特别是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时间相对较短,费用较低,但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较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在腹部做3个0.5-1厘米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疤痕不明显,住院时间短。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肥胖患者等。但手术费用较高,技术要求更高,对于阑尾穿孔、广泛腹膜炎等复杂情况可能不适用。
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术后都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饮食上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1-2周内避免提重物,遵医嘱按时换药和复查。如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渗液、剧烈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主要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胃肠道反应、发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需及时就医处理。
1、转移性右下腹痛早期表现为中上腹或脐周隐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疼痛可能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咳嗽或活动时加重。该症状与内脏神经反射和炎症累及腹膜有关,需通过血常规、超声等检查确诊。
2、胃肠道反应多数患者伴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部分出现腹泻或便秘。炎症刺激胃肠神经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儿童可能出现频繁呕吐,老年人症状可能不明显。
3、发热体温通常升至37.5-39℃,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发热源于炎症介质释放和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体温不升。
4、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麦氏点压痛是重要体征,反跳痛提示腹膜受累。检查时需先触诊左下腹再移至右下腹,避免诱发疼痛。肥胖患者或阑尾位置异常时体征可能不典型。
5、腹肌紧张腹膜受炎症刺激导致防御性腹肌痉挛,表现为右下腹肌卫现象。穿孔后可能出现全腹肌紧张伴板状腹。老年人腹肌松弛可能掩盖该体征。
出现疑似症状应禁食禁水并立即就医,避免按压腹部或热敷。确诊后轻症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化脓或穿孔需紧急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恢复期选择米粥、蒸蛋等低渣饮食,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