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紫癜通常由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过敏性紫癜患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天或西替利嗪片5mg/天,缓解皮肤瘙痒和红斑。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使用期间需注意避免与其他镇静药物合用,以免加重嗜睡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对于症状较重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20-40mg/天,分次口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有效控制血管炎症状。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注意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
3、免疫抑制剂:难治性病例可考虑使用环磷酰胺50-100mg/天或硫唑嘌呤50-100mg/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自身抗体产生。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警惕感染风险。
4、感染控制:过敏性紫癜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可使用青霉素V钾片250mg/次,每日4次,疗程10天。及时清除感染灶有助于缓解症状,预防复发。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必要时进行皮试。
5、饮食管理: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蛋类等。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汤、清蒸鱼肉等。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增强血管壁的稳定性。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预防继发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及时发现肾脏损害。
小儿过敏性紫癜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醋酸泼尼松片、复方芦丁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多见于儿童。氯雷他定糖浆作为抗组胺药,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和荨麻疹样皮疹。醋酸泼尼松片属于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关节肿痛或胃肠道症状明显的患儿,可抑制炎症反应。复方芦丁片含芦丁和维生素C,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皮肤紫癜。部分患儿可能需联用双嘧达莫片改善微循环,或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过敏反应。
患儿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并暂停食用可能致敏的海鲜、鸡蛋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