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防风通圣丸、消风止痒颗粒、玉屏风颗粒、乌蛇止痒丸、肤痒颗粒等中成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多与风邪侵袭、气血失调有关,需结合辨证分型选择药物。
一、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由防风、荆芥穗等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外寒内热型慢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风团色红、遇热加重伴便秘等症状。该药能缓解瘙痒和皮肤红肿,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二、消风止痒颗粒消风止痒颗粒含地黄、当归等成分,主治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常见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瘙痒加剧。该药可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服药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三、玉屏风颗粒玉屏风颗粒含黄芪、白术等,适用于卫表不固型慢性荨麻疹,特点为风团反复发作、易伴自汗怕风。该药能益气固表,增强机体抗风邪能力,但实热证患者不宜单独使用。
四、乌蛇止痒丸乌蛇止痒丸以乌梢蛇、苦参为主药,针对风湿热蕴肤型慢性荨麻疹,表现为风团色红灼热、抓破渗液。该药具祛风除湿、清热止痒之效,肝肾不全者应减量使用,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
五、肤痒颗粒肤痒颗粒含地肤子、白鲜皮等成分,适用于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期,可见风团骤起、瘙痒剧烈。该药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服药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慢性荨麻疹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记录诱发因素如食物、环境等,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作息规律,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可适当食用薏苡仁、山药等健脾祛湿食材,忌食海鲜、酒类等发物。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就医。
慢性荨麻疹最坏的结果可能包括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慢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风团、瘙痒,病程超过6周,通常由免疫异常、感染、药物等因素诱发。
1、喉头水肿喉头水肿是慢性荨麻疹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喉部肿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窒息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气道完全阻塞。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要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需进行气管切开。慢性荨麻疹患者应随身携带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并避免已知过敏原。
2、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IgE介导的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为血压骤降、意识模糊、脉搏微弱等。慢性荨麻疹患者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可能出现该反应,常见诱因包括药物、昆虫叮咬或食物。急救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后续需静脉输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补充血容量。患者应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家属需掌握急救方法。
3、继发感染长期搔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如脓疱疮或蜂窝织炎。表现为皮损处红肿热痛、渗出脓液,可能伴随发热。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局部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日常护理应保持皮肤清洁,修剪指甲,避免抓挠,沐浴水温不宜过高。
4、焦虑抑郁慢性病程和顽固性瘙痒可能引发心理障碍,患者出现入睡困难、情绪低落等症状。这与瘙痒-搔抓-应激的恶性循环有关。建议联合心理科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建立规律作息、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
5、生活质量下降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夜间瘙痒导致睡眠剥夺,可能引发慢性疲劳。部分患者因皮损回避社交活动。治疗上需坚持服用依巴斯汀片等二代抗组胺药,配合紫外线光疗。穿着纯棉宽松衣物,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护产品,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
慢性荨麻疹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IgE水平,记录发作诱因。饮食宜清淡,避免酒精、辛辣食物及已知过敏食物。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可冷敷缓解瘙痒,切勿热敷。保持良好心态,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