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增加饮水量、使用雌激素软膏、服用抗生素、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绝经期尿路感染通常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泌尿系统防御功能减弱、细菌逆行感染、糖尿病控制不佳、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1、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减少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的机会。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或久坐潮湿环境。绝经后阴道黏膜变薄,过度清洁反而可能破坏局部微环境。
2、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形成机械性冲洗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定植。建议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膀胱负担。可适当饮用蔓越莓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尿路上皮。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液体摄入量。
3、使用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雌三醇软膏可改善萎缩性尿道炎和阴道炎,恢复泌尿生殖道黏膜屏障功能。用药前需排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病史。初始治疗可每日使用,症状缓解后改为每周2-3次维持。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乳腺和子宫内膜。
4、服用抗生素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头孢克肟等。单纯性感染可采用短程疗法,复杂性感染需延长疗程。使用呋喃妥因需注意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肾功能减退者应调整剂量。反复感染者可考虑低剂量抗生素预防。
5、中药调理八正散、萆薢分清饮等方剂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可缓解尿频尿急症状。中成药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针灸选取关元、中极等穴位可改善膀胱功能。需注意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服用时间间隔2小时以上。
绝经期女性应注意加强盆底肌训练,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尿糖对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可适量摄入大豆制品补充植物雌激素,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尿道憩室等解剖异常。若半年内发作超过3次或出现发热腰痛,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石或肿瘤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