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成像技术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检查腹部脏器、妇科、产科、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B超检查具有无创、安全、便捷等特点,主要有实时动态观察、评估器官形态、检测血流状态、引导穿刺操作等功能。
1、腹部脏器检查B超可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帮助诊断脂肪肝、胆囊结石、胰腺炎等疾病。对于肝脏可观察大小变化、占位性病变及血管分布,胆囊检查能发现息肉、结石及壁增厚情况,胰腺检查可评估炎症或肿瘤性改变。
2、妇科检查妇科B超可经腹部或阴道途径检查子宫、卵巢及输卵管,用于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经阴道超声分辨率更高,能早期发现宫外孕、监测卵泡发育,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
3、产科检查孕期B超可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位、胎盘位置、羊水量等指标。早期妊娠可确认孕囊位置排除宫外孕,中晚期能筛查胎儿结构畸形,评估胎儿体重及宫内安危状态,是产前筛查的核心手段。
4、泌尿系统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器官可通过B超观察形态学改变,诊断肾结石、肾积水、膀胱肿瘤等疾病。检查可评估肾脏大小、皮质厚度及集合系统扩张程度,膀胱检查需保持充盈状态以观察壁厚度及占位病变。
5、心血管检查心脏超声能实时显示心脏各腔室大小、瓣膜运动及血流动力学状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变等。血管超声可检测颈动脉、下肢动脉等血管的斑块形成、狭窄程度及血流速度异常。
进行B超检查前需根据检查部位做好相应准备,如肝胆胰脾检查需空腹8小时,妇科检查需适度充盈膀胱。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变换体位,检查后一般无须特殊处理。B超作为常规筛查工具,对部分疾病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必要时需结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建议定期体检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针对性B超项目,检查结果应由专业医师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解读。
百白破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百白破疫苗是儿童免疫规划中的基础疫苗之一,接种后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一、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该病传染性强,婴幼儿感染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能有效中和病原体,减少重症发生概率。
二、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的毒素导致的呼吸道感染,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形成。毒素可损害心肌和神经系统,接种疫苗诱导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毒素,预防毒素引起的器官损伤。
三、破伤风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产生神经毒素引发,典型症状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该病致死率高但完全可预防,疫苗刺激产生的抗毒素能有效中和伤口部位的毒素。
四、免疫程序我国现行免疫程序建议在3、4、5月龄完成基础免疫,18-24月龄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抗体水平通常维持5-10年,青少年和成人需定期补种加强针。
五、联合免疫优势采用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次数,同时激发对三种疾病的免疫应答。疫苗中的无细胞百日咳组分能降低发热等不良反应,铝佐剂可增强免疫原性,使抗体产生更持久。
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以防过敏反应,局部红肿疼痛可用冷敷缓解。发热超过38.5℃可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持续哭闹、高热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成全程接种后仍要注意伤口清洁,深部创伤或污染伤口需评估是否需要追加破伤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