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支具固定、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疾病通常由肌腱过度使用、慢性劳损、外伤、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热敷:热敷是缓解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常用方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每天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处15-20分钟,重复2-3次,有助于改善症状。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200-400mg/次,每日3次、双氯芬酸钠片25-50mg/次,每日3次或塞来昔布胶囊100-200mg/次,每日1次可有效减轻炎症和疼痛。严重时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ml,局部注射。
3、支具固定:使用拇指支具固定患处,限制拇指活动,减少肌腱摩擦,有助于缓解症状。支具应每天佩戴,尤其是在夜间,持续2-4周。
4、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电疗或手法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每周进行2-3次物理治疗,持续4-6周,效果显著。
5、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腱鞘切开术和腱鞘松解术,通过切开或松解狭窄的腱鞘,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功能。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拇指功能。
日常护理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拇指,减少重复性动作,保持手部温暖,避免受凉。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鸡蛋和鱼类,促进组织修复。适当进行手部伸展运动,增强肌腱的柔韧性,预防复发。
双J管可以暂时扩张输尿管狭窄段,但无法永久性撑大狭窄部位。双J管的主要功能包括引流尿液、缓解梗阻、预防输尿管粘连等。输尿管狭窄可能由结石嵌顿、炎症反应、手术损伤等因素引起。
双J管通过其弹性支撑作用能在留置期间维持输尿管管腔通畅,尤其适用于因结石或炎症导致的暂时性狭窄。留置期间管体对狭窄段产生的机械性扩张可改善局部水肿,促进输尿管蠕动功能恢复。但拔除双J管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狭窄段回缩,尤其对于瘢痕性狭窄或先天性狭窄效果有限。
对于纤维化严重的慢性狭窄,双J管难以改变瘢痕组织的结构特性。此类患者可能需要球囊扩张、内镜下切开或开放手术等治疗。若留置双J管后仍存在明显肾积水或反复感染,需考虑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等根治性手术。
留置双J管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术后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肾积水变化,按医嘱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出现严重血尿、持续腰痛或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长期留置者需每3个月更换导管,防止尿盐沉积导致管腔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