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到42度属于超高热,可能引发热性惊厥、脑损伤甚至多器官衰竭。超高热通常由严重感染、中暑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需立即就医处理。
体温达到42度时,人体蛋白质和酶系统可能发生不可逆变性。高热直接损伤细胞膜结构,导致钠钾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出现持续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的恶性循环。此时患者往往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谵妄、嗜睡或昏迷。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热性惊厥,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高热可能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存在基础脑部病变者可能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部分患者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损伤。
出现超高热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用温水擦拭大血管走行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保持环境通风,去除过多衣物被褥。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但禁止使用阿司匹林防止瑞氏综合征。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监测尿量和意识状态。所有超高热患者均需急诊就医,进行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检测,必要时完善腰椎穿刺和影像学检查。
预防高热需注意环境温度调节,夏季避免长时间户外暴晒。出现38.5度以上发热时应及时干预,避免体温持续升高。慢性病患者和婴幼儿需加强体温监测,家中常备电子体温计。发热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衣着宜宽松透气,室温维持在25度左右较为适宜。如出现寒战、皮肤花斑等异常表现,应立即送医救治。
宝宝发烧后一直咳嗽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或支气管炎有关,可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呼吸道感染是宝宝发烧后咳嗽的常见原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咽喉或气管黏膜受损,表现为干咳或有痰。过敏反应可能因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诱发,咳嗽多为阵发性且伴随打喷嚏。支气管炎多由感染扩散引起,咳嗽较深且可能伴随喘息。生活护理包括保持室内湿度、少量多次喂温水、避免冷空气刺激。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止咳糖浆、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需严格按医生指导使用。
日常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刺激性气味,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