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漏尿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损伤、泌尿系统感染、激素水平变化、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漏尿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主要表现为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流出。
1、盆底肌松弛盆底肌群支撑膀胱和尿道,当肌肉弹性下降时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肥胖等因素会加重盆底肌负担。凯格尔运动可帮助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者需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或悬吊手术。
2、妊娠分娩损伤自然分娩过程中可能损伤盆底神经肌肉组织,多胎生育者更易发生。产后早期表现为打喷嚏或跳跃时漏尿,部分产妇在产后康复训练后症状改善。经阴道分娩比剖宫产更易导致盆底结构改变。
3、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膀胱炎或尿道炎会引起急迫性尿失禁,伴随尿频尿痛等症状。病原体刺激膀胱黏膜导致逼尿肌过度活动。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
4、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尿道黏膜萎缩,尿道闭合压降低。这种萎缩性尿道炎导致的漏尿多在夜间加重。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症状,全身激素替代治疗需评估血栓风险。
5、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可能影响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调功能。表现为混合性尿失禁,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原发病同时可使用米拉贝隆缓解膀胱过度活动。
建议保持适度体重避免腹压增高,每日饮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如缓慢收缩肛门动作,每组维持10秒重复10次。棉质内裤需及时更换减少刺激,外出可使用吸水护垫。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血尿发热,应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评估。
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骨盆底肌肉训练、桥式运动等方式改善。
凯格尔运动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骨盆底肌肉来增强控制力,适合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和尿道周围肌肉,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每日进行3组。骨盆底肌肉训练需平躺屈膝,收缩骨盆底肌肉并抬起臀部,维持10秒后缓慢放下,每日练习15次。桥式运动能强化腰腹及骨盆稳定性,仰卧屈膝双脚平放,收紧腹部抬起臀部至肩膝成直线,保持5秒后回落,每次10个循环。这三类运动需长期坚持,配合避免提重物、控制体重等生活习惯调整。
日常应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长时间憋尿,咳嗽或打喷嚏时提前收缩盆底肌。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疼痛,建议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