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预期寿命超过10年、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等情况。具体适应症有肿瘤临床分期为T1-T2、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20ng/ml、无远处转移证据、患者有强烈治疗意愿。
1、肿瘤分期:
临床分期T1-T2期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主要适应症。T1期指通过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未发现肿瘤,T2期指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包膜内。这两个阶段的肿瘤尚未突破前列腺包膜,手术完全切除的可能性较高。
2、预期寿命:
患者预期寿命应超过10年才考虑手术治疗。前列腺癌进展相对缓慢,对于70岁以上或合并严重慢性病的患者,手术获益可能小于风险。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判断预期寿命。
3、身体状况:
患者需具备足够的心肺功能等身体条件耐受全身麻醉和手术创伤。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合并严重心脏病、肺功能不全等疾病可能增加手术风险。
4、病理分级:
Gleason评分≤7分的中低危前列腺癌更适合手术治疗。Gleason评分反映肿瘤恶性程度,评分越高表示肿瘤侵袭性越强。高分肿瘤可能已存在微转移,单纯手术效果有限。
5、肿瘤标志物: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20ng/ml提示肿瘤负荷较小。PSA水平与肿瘤体积相关,过高可能预示肿瘤已突破包膜或存在微转移。术前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转移可能。
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需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西红柿、绿茶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高脂肪饮食。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和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复发情况。出现排尿困难、骨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主要有排尿异常、血尿、骨盆疼痛、性功能障碍、骨痛等。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述症状。
1、排尿异常前列腺癌早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流变细或中断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相似,容易被误诊。前列腺癌可能导致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影响正常排尿功能。若出现持续加重的排尿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2、血尿前列腺癌患者可能出现血尿症状,表现为尿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尿道或膀胱颈部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所致。血尿程度与肿瘤侵犯范围有关,严重时可出现血块。出现无痛性血尿应警惕前列腺癌可能。
3、骨盆疼痛前列腺癌早期可能出现骨盆区域隐痛或不适感,疼痛可放射至腰背部。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前列腺周围神经或组织引起。疼痛在久坐或排便时可能加重。骨盆疼痛常被误认为前列腺炎或肌肉劳损,需通过专业检查鉴别。
4、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癌可能影响勃起功能,导致勃起困难或勃起不坚。这是由于肿瘤侵犯控制勃起的神经血管束所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射精疼痛或血精。性功能障碍常被误认为年龄相关改变,若突然出现应引起重视。
5、骨痛前列腺癌可能出现骨转移,常见部位为脊柱、骨盆和肋骨,表现为持续性骨痛,夜间加重。骨痛是晚期症状,但少数早期患者也可能出现。骨痛常被误认为关节炎或骨质疏松,需通过骨扫描等检查确诊。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前列腺疾病混淆。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和直肠指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控制体重,减少红肉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番茄等富含抗氧化物质食物的摄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