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低蛋白血症是指由肾脏疾病导致血液中蛋白水平异常降低的病理状态,常见于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主要表现有水肿、乏力、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可能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蛋白摄入不足、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等因素有关。
1.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肾病低蛋白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从尿液中丢失。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异常时,白蛋白等中分子蛋白无法被有效截留,形成蛋白尿。长期蛋白丢失超过肝脏合成能力时,血浆蛋白水平持续下降。此类患者需通过尿蛋白定量、肾活检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肾病,如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减少蛋白尿,必要时联合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
2. 蛋白摄入不足慢性肾病患者常因食欲减退、饮食限制导致蛋白摄入不足。低蛋白饮食虽可减轻肾脏负担,但过度限制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建议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可配合复方α-酮酸片补充必需氨基酸,避免使用普通蛋白粉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3. 蛋白分解代谢增加肾病引发的炎症反应、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过程会加速蛋白分解。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进一步增加蛋白消耗。此类患者需纠正酸中毒,控制感染,必要时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同时监测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肝脏合成功能减退长期肾病可能影响肝脏蛋白合成功能,尤其合并肝淤血、营养不良时更为明显。表现为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同步降低。需评估肝功能,补充支链氨基酸颗粒,严重低蛋白血症可短期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同时治疗原发肝脏疾病。
5. 蛋白异常分布肾病综合征引发的水肿可导致血管内蛋白向组织间隙转移,造成循环血容量不足与有效蛋白浓度降低。需通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消除水肿,配合限盐饮食。注意监测电解质,避免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不足。
肾病低蛋白血症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尿蛋白及营养指标,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注意预防感染。水肿患者应记录每日体重变化,衣着宽松避免皮肤摩擦。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药物剂量,禁止自行使用蛋白补充剂或利尿药物。
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并发症。
1、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核心特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超过3.5克。蛋白尿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泡沫增多现象,长期蛋白尿会加重肾脏损伤。肾病综合征患者需定期进行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以评估病情变化。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或黄葵胶囊等药物,帮助减少尿蛋白排泄。
2、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30克每升,主要由于大量蛋白从尿液中丢失所致。低蛋白血症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体力下降等表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优质蛋白,必要时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同时配合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3、水肿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最直观的症状,多从眼睑和下肢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严重时可出现阴囊水肿或胸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必要时可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缓解水肿症状。
4、高脂血症高脂血症表现为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代谢异常。长期高脂血症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调脂药物,同时需控制饮食中脂肪摄入量,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5、并发症表现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损伤等。感染多由低蛋白血症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常见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
肾病综合征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脂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发热、水肿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