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心衰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控制液体摄入、调整透析方案、使用药物、氧疗、手术治疗等。心衰可能与容量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1、控制液体摄入透析病人每日液体摄入量需严格限制,通常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过量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建议使用有刻度的水杯记录饮水量,避免摄入高盐食物以减少口渴感。家属需监督患者执行限水计划,定期测量体重变化。
2、调整透析方案可通过延长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或改用血液滤过等方式改善心衰。对于干体重设置不准确的患者,需重新评估并调整目标体重。高通量透析有助于清除中分子毒素,改善心肌功能。透析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采用序贯超滤技术。
3、使用药物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地高辛片、硝酸甘油注射液等药物。呋塞米注射液能快速减轻肺水肿,地高辛片可增强心肌收缩力,硝酸甘油注射液能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使用过程中需监测电解质平衡,观察有无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4、氧疗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考虑无创通气支持。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维持氧分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长期低氧血症会加重心肌损伤,应及时纠正。
5、手术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动静脉内瘘缩窄术或腹膜透析置管术。对于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者,可考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加强透析管理和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需在心内科和肾内科医师共同指导下进行。
透析病人心衰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5%范围内,家属需协助患者做好饮食日记和症状记录。
尿毒症患者选择换肾或透析需根据个体情况决定,肾功能不可逆衰竭且匹配到合适肾源时换肾效果更好,无法手术或等待肾源期间透析是必要选择。
换肾是通过手术将健康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替代病变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成功移植后患者可摆脱透析,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饮食限制减少,长期存活率优于透析。但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异反应,存在手术风险及术后感染概率,肾源匹配等待时间较长。适合年龄较轻、无严重心肺疾病、能耐受手术且匹配到合适肾源的患者。
透析是通过机器或腹膜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的替代治疗方式,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能有效维持生命但需每周多次治疗,饮食控制严格,可能出现低血压、贫血等并发症。适用于无法手术、等待肾源或移植后肾功能未恢复的患者,治疗可及性强但长期存活率低于移植。
尿毒症患者应结合年龄、基础疾病、肾源匹配度等综合评估,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保持合理蛋白质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发热、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