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心理量表筛查和医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有临床症状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躯体疾病排查、病程时间确认、社会功能损害评估。
1、临床症状观察医生会重点评估持续存在的核心症状,包括每天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对所有活动兴趣显著减退。伴随症状可能涉及体重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疲劳感、无价值感、注意力下降以及反复出现死亡念头。这些症状需持续两周以上且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作为标准化评估工具,该量表通过17项或24项版本对抑郁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内容包括抑郁情绪、罪恶感、自杀意念、入睡困难、工作兴趣等维度,总分超过24分提示重度抑郁。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实施评估。
3、躯体疾病排查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脑部CT或核磁共振成像、血常规等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脑肿瘤、慢性疼痛等器质性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可能表现出类似抑郁的症状,完善检查可避免误诊。
4、病程时间确认诊断要求抑郁发作持续至少两周,且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存在症状。对于复发性抑郁障碍,需确认既往发作史及缓解期情况。医生会详细询问本次发作的起病形式、症状演变过程以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
5、社会功能损害评估重点评估症状对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包括工作效下降、回避社交活动、生活自理困难等表现。医生可能通过询问家属或同事获取相关信息,客观判断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
确诊重度抑郁症后,除遵医嘱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外,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适量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家人需给予充分情感支持,鼓励患者参与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但不宜过度强调正向思维。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出现自杀念头或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和擅自调整药物,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