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得了尿路感染可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激素变化、子宫压迫、免疫力下降、排尿习惯改变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冲刷尿道。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蜂蜜水,避免含糖饮料。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细菌滞留。若出现尿频尿急,无须刻意减少饮水量。
2、调整饮食适量食用蔓越莓、西蓝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可摄入100-200克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需限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加重尿急症状。
3、保持会阴清洁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后需阳光暴晒消毒。性生活前后应及时排尿清洁,减少细菌逆行感染概率。
4、遵医嘱用药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孕期相对安全药物需严格按疗程使用。禁止自行服用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用药期间出现皮疹或腹泻应立即停药就医。
5、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尿常规,必要时进行尿培养。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孕晚期每周监测胎心,出现腰酸腹痛或发热需急诊处理。
孕妇需保持每日适度活动,如散步3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血尿或絮状沉淀物应及时就诊。日常可饮用菊花枸杞茶等清热利尿的饮品,但需控制糖分摄入。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避免久坐或憋尿行为。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须立即前往产科与泌尿科联合诊疗。
女性尿路感染可通过多喝水、注意卫生、使用抗生素、热敷缓解、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尿路结构异常、卫生习惯不良、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可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2、注意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性行为后及时排尿清洗,减少细菌逆行感染概率。月经期间需更频繁更换卫生用品。
3、使用抗生素细菌性尿路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需足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停药。反复感染者可能需进行尿培养检查以确定致病菌。
4、热敷缓解下腹部热敷可帮助缓解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使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耻骨上方,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时注意防止烫伤,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配合深呼吸可放松盆底肌肉。
5、中药调理中医认为尿路感染多属湿热下注,可遵医嘱服用八正合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中成药。伴有腰酸乏力者可配合艾灸关元穴。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适当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
尿路感染期间应避免憋尿、久坐和过度劳累。每日可饮用蔓越莓汁或淡竹叶水辅助预防。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需立即就医。反复发作患者建议检查血糖和泌尿系统结构,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