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主要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液体摄入、调整饮食结构、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等。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及体重变化。每日记录至少3次,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无尿需立即报告医生。水肿患者需定时测量肢体周径,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同时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警惕高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
2、控制液体摄入根据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计算每日饮水量,使用有刻度的水杯精确记录。避免汤类、果汁等高水分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水肿加重。静脉输液需严格遵医嘱控制滴速,中心静脉压监测患者维持8-12厘米水柱。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
3、调整饮食结构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限制磷摄入,避免动物内脏、坚果等高磷食物。高钾期禁食香蕉、橙子等含钾丰富食物,热量供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维持35千卡/公斤/日。
4、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留置导管每日消毒换药。病房定期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人数。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寒战、发热立即进行血培养。避免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必需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免疫力低下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
5、心理支持解释疾病进展与治疗预期,减轻患者对透析的恐惧感。鼓励表达焦虑情绪,采用放松训练缓解压力。帮助建立规律作息,睡眠障碍者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提供社会支持系统。恢复期指导逐步恢复轻度活动。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需重点关注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评估水肿程度。饮食应遵循低盐、低钾、优质低蛋白原则,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异常或出现恶心、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利尿剂或降压药物剂量。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需严格控制水分、钠、钾、磷及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主要原则包括限制高钾食物、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控制液体摄入、避免高磷食物。
1、限制高钾食物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排钾能力下降,需避免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食物,防止血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可选择苹果、白菜等低钾蔬果,烹饪时用水浸泡或焯水减少钾含量。每日钾摄入量应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需监测血钾水平调整饮食。
2、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烹调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每日脂肪摄入低于50克。合并高血压者需进一步减少盐分至2克以下。
3、适量优质蛋白每日蛋白质摄入按0.6-0.8克/公斤体重计算,优先选择鸡蛋清、鱼肉等生物价高的优质蛋白。避免红肉、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减少氮质废物蓄积。透析患者可适当增加至1-1.2克/公斤体重。
4、控制液体摄入每日液体总量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包含饮水、汤粥等所有液体。使用有刻度的杯子计量,避免口渴可含冰块缓解。合并心衰者需更严格限制,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
5、避免高磷食物限制奶制品、坚果、可乐等高磷食物,每日磷摄入低于800毫克。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等磷结合剂,餐中嚼服以降低血磷。定期检测血磷水平,维持1.13-1.78mmol/L范围。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根据肌酐清除率动态调整饮食方案。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烧烤煎炸。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营养支持可考虑肾病专用配方粉补充能量。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及体重变化,配合医生进行个性化营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