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可通过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按压皮肤法、自然光线下对比法、监测精神状态、记录大小便颜色等方法初步判断。黄疸可能是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感染等因素引起,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1、观察皮肤黄染范围黄疸通常从面部开始向躯干四肢蔓延。家长可用手指轻轻撑开宝宝皮肤,在自然光下观察黄染是否超过鼻尖或膝盖。生理性黄疸多局限于头面部,若黄染扩散至手足心可能提示胆红素水平较高。
2、按压皮肤法用手指轻压宝宝前额或鼻尖皮肤后松开,观察按压处是否呈现明显黄色。该方法可帮助判断皮下胆红素沉积程度。需注意早产儿皮肤较薄,按压力度应更轻柔。
3、自然光对比法在白天自然光线下,将宝宝与健康婴儿的肤色进行对比。避免在荧光灯或黄昏时观察,特殊光线易造成误判。可每日固定时间拍照记录肤色变化。
4、监测精神状态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嗜睡、拒奶、哭闹无力等异常表现。严重黄疸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尖声哭叫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
5、记录大小便颜色正常新生儿粪便应为黄色糊状,尿液清亮。若出现陶土色大便或浓茶色尿液,可能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需警惕胆道闭锁等疾病。
家庭监测期间应保持宝宝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每日母乳喂养次数不少于8次。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自行退黄,日光浴时需注意保护眼睛且单次不超过15分钟。建议准备婴儿专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定期测量,发现黄疸进展快、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须及时至新生儿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血清胆红素检测、肝功能检查等手段进一步评估,必要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