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升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等方式降低。乳酸脱氢酶升高可能与剧烈运动、心肌梗死、肝炎、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减少肌肉损伤导致的乳酸脱氢酶释放。保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饮食上减少红肉、油炸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2、控制基础疾病心肌梗死患者需规范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进行抗病毒治疗。溶血性贫血患者需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必要时输注洗涤红细胞。
3、药物治疗对于病理性乳酸脱氢酶升高,可选用注射用辅酶A、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等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恶性肿瘤患者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注射用顺铂联合注射用氟尿嘧啶。药物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
4、中医调理中医认为乳酸脱氢酶升高多与气血瘀滞相关,可选用丹参滴丸活血化瘀,黄芪颗粒补气扶正。针灸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日常可用山楂、决明子各10克代茶饮,辅助降低酶学指标。
5、定期监测建议每1-2周复查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谱,动态观察变化趋势。同时监测肌酸激酶、转氨酶等相关指标,综合判断组织损伤程度。若持续升高或伴随胸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日常需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酒精摄入。避免擅自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合并慢性疾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建议每3-6个月进行全套生化检查,建立健康档案跟踪指标变化。
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深快、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是二甲双胍使用过程中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肾功能不全、缺氧、过量用药等因素有关。
1、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的早期表现,通常伴随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干呕或呕吐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导致脱水。这种情况与体内乳酸堆积刺激胃肠黏膜有关。治疗需立即停用二甲双胍,静脉补充生理盐水纠正脱水,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缓解症状。
2、腹痛腹泻腹痛多表现为脐周或全腹弥漫性绞痛,腹泻常为水样便,每日可达数次。这些症状由酸中毒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和黏膜损伤引起。临床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同时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蒙脱石散可辅助改善腹泻症状。
3、呼吸深快患者会出现深大呼吸库斯莫尔呼吸,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这是机体代偿性排出二氧化碳以缓解酸中毒的生理反应。需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确诊,治疗关键在于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同时给予氧疗改善组织缺氧。
4、意识模糊随着酸中毒加重,患者可能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甚至昏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乳酸透过血脑屏障及脑细胞代谢紊乱有关。需紧急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常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装置清除乳酸,同时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5、血压下降严重酸中毒会导致血管张力降低和心肌收缩力减弱,表现为血压进行性下降、四肢湿冷等休克体征。需立即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快速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扩容,必要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并转入ICU监护治疗。
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属于急危重症,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日常使用二甲双胍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乳酸水平,避免脱水、过量饮酒等诱发因素。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慢性缺氧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服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需及时告知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