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过敏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治疗上,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关键,同时可服用抗组胺药物或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器应急。
1、皮肤症状:海鲜过敏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反应,如荨麻疹、湿疹或局部红肿。这些症状通常在食用海鲜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可能伴随剧烈瘙痒。对于轻度皮肤症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
2、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消化道不适。这些症状可能与海鲜中的蛋白质过敏原刺激胃肠道有关。建议在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海鲜,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必要时可服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
3、呼吸系统症状:严重的海鲜过敏可能引发呼吸道症状,如喉咙肿胀、呼吸困难或哮喘发作。这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气道狭窄或喉头水肿所致。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并尽快就医。
4、全身性反应:最严重的海鲜过敏反应是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骤降、意识模糊、脉搏微弱等。这种情况属于医疗急症,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援时保持患者平卧,抬高双腿,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5、预防与管理:确诊海鲜过敏后,应严格避免食用所有海鲜类食物,包括鱼类、贝类、虾蟹等。在外就餐时,需仔细询问食材成分,避免交叉污染。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和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以备不时之需。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了解自身过敏情况的变化。
海鲜过敏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过敏反应,从轻微的皮肤症状到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都可能发生。了解自身过敏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掌握应急处理方法,是管理海鲜过敏的关键。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务必立即就医,确保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