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后一般需要7-14天可以走路,具体恢复时间与扭伤程度、护理措施等因素有关。
轻度扭伤表现为局部轻微肿胀和疼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通常7天内可逐渐恢复行走。此时建议减少患肢负重,48小时内冰敷消肿,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中度扭伤伴随明显肿胀和皮下淤血,关节活动受限,需10-14天恢复。除上述措施外,需配合踝关节支具固定,避免二次损伤。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训练,即缓慢屈伸脚踝帮助消肿。重度扭伤伴随韧带撕裂或骨折时,需通过核磁共振明确损伤程度,部分患者需石膏固定4-6周,完全恢复行走可能需超过1个月。无论何种程度扭伤,初期均需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制动、冰敷处理、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恢复行走前应确保无负重疼痛,关节稳定性测试阴性,建议循序渐进增加行走时间,初期可使用拐杖分担体重。
扭伤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行走时可选择硬底鞋提供支撑。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帮助胶原合成。若14天后仍存在明显疼痛或关节不稳,需及时就医排除韧带完全断裂等严重损伤。康复期可进行提踵训练和平衡垫练习增强踝周肌肉力量,降低再次扭伤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