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有奶瓣可能与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容量小且消化酶分泌不足,当摄入奶量超过消化能力时,未完全消化的奶液会形成白色颗粒状奶瓣。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过于油腻,或配方奶冲调过浓,都可能加重消化负担。部分婴儿体内乳糖酶活性不足,无法充分分解奶中的乳糖,未消化的乳糖刺激肠道加快蠕动,导致奶瓣随粪便排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喂养时需注意奶温适宜,避免过快过急,喂奶后竖抱拍嗝。可遵医嘱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乳糖不耐受者可尝试乳糖酶或无乳糖配方奶。
日常需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避免腹部受凉,哺乳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若奶瓣持续增多或伴随哭闹、体重不增,建议及时就诊儿科消化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