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晚上发作多可能与胆汁浓缩、体位改变和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夜间人体处于空腹状态,胆囊储存的胆汁因长时间未进食而逐渐浓缩,胆固醇饱和度增高容易形成结晶。平卧时胆囊位置改变可能导致结石移位卡顿在胆囊颈部或胆总管。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会增强胆囊收缩力,可能推动结石堵塞胆道。典型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发作时可尝试热敷缓解痉挛,避免平躺改为半卧位。确诊需通过超声检查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除痉挛,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反复发作或合并胆管炎需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日常需规律进食避免空腹,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肥胖者需控制体重。
胆结石一般可以进行体外碎石治疗,但需符合特定条件。
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且胆囊功能正常、无急性炎症的情况。该方法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随胆汁自然排出。治疗前需完善超声或CT检查明确结石位置与数量,同时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对于合并胆管炎、胰腺炎或胆囊萎缩者,或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钙化严重的患者,体外碎石可能无效甚至导致胆管梗阻等并发症。
建议胆结石患者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