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推荐的中成药主要有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香砂养胃丸、达立通颗粒、枳术宽中胶囊。
1、胃苏颗粒:
由紫苏梗、香附、陈皮等组成,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功效,适用于胃脘胀满型反流。该药能调节胃肠动力,缓解嗳气反酸症状,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
2、气滞胃痛颗粒:
含柴胡、延胡索等成分,专治肝郁气滞引发的胸胁胀痛伴反流。其疏肝解郁作用可降低食管敏感度,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效果更佳,阴虚火旺者慎用。
3、香砂养胃丸:
木香、砂仁等药材配伍,针对脾胃虚弱型反流,表现为餐后反酸加重。该药通过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少反流,服用时需配合少量频饮的进食方式。
4、达立通颗粒:
含枳实、蒲公英等,适用于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能促进胃排空。其清热利胆特性可改善口苦症状,但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5、枳术宽中胶囊:
以麸炒白术、枳实为主药,治疗脾虚气滞型反流伴早饱。通过调节脑肠轴功能减轻反流频率,建议餐前半小时温水送服。
日常需保持七分饱饮食,避免咖啡、巧克力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裤装不宜过紧。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可练习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持续或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时需及时胃镜检查排除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
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摩罗丹、胃复春片、养胃舒胶囊、温胃舒胶囊、荆花胃康胶丸等中成药。萎缩性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当、免疫因素等有关,中成药需根据证型选择,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服药延误病情。
一、摩罗丹摩罗丹由百合、茯苓、玄参等组成,具有和胃降逆、健脾消胀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痛、胀满、嗳气等症状的胃阴不足证。该药能改善胃黏膜血流,促进腺体修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二、胃复春片胃复春片含红参、香茶菜、枳壳等成分,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作用,常用于脾虚气滞型萎缩性胃炎,表现为胃脘隐痛、食欲减退。该药有助于逆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需连续服用较长时间见效。
三、养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以党参、白术、黄精为主药,针对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可缓解胃脘隐痛、食少乏力等症状。该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胃黏膜炎症,湿热证患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饮食。
四、温胃舒胶囊温胃舒胶囊含党参、附子、黄芪等温阳药材,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常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等症状。该药能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阴虚内热或实热证患者禁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口干。
五、荆花胃康胶丸荆花胃康胶丸由土荆芥、水团花提取物制成,具有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的功效,对寒热错杂型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一定辅助作用。该药可能引起轻微胃肠道反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萎缩性胃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注意饮食定时定量,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避免腌制、油炸及过烫饮食。建议每日少量多餐,进食时充分咀嚼,戒烟限酒。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猴头菇等养胃食材,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合并贫血者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