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血检主要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检查。
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贫血诊断的核心指标,成年男性低于120克每升或女性低于110克每升可提示贫血。该指标反映血液携氧能力,数值降低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疾病均会引起血红蛋白下降,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鉴别。
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正常范围为男性4.0-5.5×10¹²每升,女性3.5-5.0×10¹²每升。计数减少常见于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计数增多可能为骨髓增生异常或慢性缺氧代偿反应。该指标需与血红蛋白同步分析。
3、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正常值男性40%-50%,女性35%-45%。该指标降低提示血液稀释或红细胞生成不足,升高可能见于脱水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可辅助判断贫血属于小细胞性、正细胞性或大细胞性。
4、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反映单个红细胞大小,正常值80-100飞升。数值小于80飞升提示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大于100飞升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该指标对贫血分类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需与血红蛋白浓度联合评估。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正常值27-34皮克。该指标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升高可能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结合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等检测可明确贫血具体病因。
贫血患者日常需保证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瘦肉等。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规律作息并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心悸、气促等加重症状应及时复诊,遵医嘱进行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切勿自行服用补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