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检查能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眼底检查通过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变化,帮助早期发现多种眼部及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早期表现为微动脉瘤和点状出血,晚期可能出现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新生血管。确诊后需控制血糖,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改善微循环,严重时需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
2、青光眼眼底检查可见视杯扩大、杯盘比异常等视神经损害表现,可能伴随眼压升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无症状,需定期监测。可遵医嘱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降低眼压,晚期需进行小梁切除术。
3、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表现为黄斑区玻璃膜疣或出血渗出,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型。湿性黄斑变性需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配合叶黄素软胶囊营养支持。中心视力下降者需借助助视器。
4、视网膜脱离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隆起呈灰白色波浪状,可能伴随裂孔或马蹄形撕裂。高度近视、外伤是常见诱因,需紧急行巩膜外垫压术或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需保持特殊体位促进视网膜复位。
5、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表现为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征,严重时出现棉絮斑或火焰状出血。需积极控制血压,定期监测眼底变化。可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配合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片。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散瞳检查后会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需佩戴墨镜避光。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控制血糖血压,适量补充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水果,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