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息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持续疼痛、感染扩散或牙齿松动,长期存在可能增加癌变风险。牙息肉通常由龋齿、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疾病引起,主要表现为牙龈肿胀、触痛及咀嚼困难。
牙息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胀痛或牙龈局部隆起,随着炎症发展会出现自发性跳痛,冷热刺激敏感度增加。若感染向周围组织扩散,可能诱发颌面部蜂窝织炎,伴随发热和淋巴结肿大。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造成患牙松动甚至脱落。部分增生性息肉存在恶变可能,尤其是长期未治疗且反复受刺激的病例。
牙息肉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不同措施。龋齿引起的需清除腐质后填充修复,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进行根管治疗消除感染源。对于体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息肉,可能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患处,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建议出现牙龈肿物持续两周以上时尽早就诊,通过牙科X光片或CBCT明确病变范围。治疗期间避免吸烟饮酒,保持口腔卫生可降低复发概率。若息肉切除后出现异常出血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复诊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