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通常会有明显疼痛感,疼痛程度与骨折数量、位置及是否损伤内脏有关。肋骨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或肿瘤转移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
单纯性肋骨骨折主要表现为呼吸或咳嗽时局部刺痛,疼痛可随体位改变加重,一般无严重并发症。骨折端可能伴随轻微肿胀或淤青,胸廓挤压试验阳性,但无呼吸困难或血氧下降。此类情况可通过胸带固定、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避免剧烈活动促进愈合。
多发性肋骨骨折或合并内脏损伤时疼痛剧烈且持续,可能出现反常呼吸、皮下气肿或咯血。若骨折端刺破肺组织可导致气胸,损伤肋间血管可能引发血胸,需紧急行肋骨内固定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严重者可能因疼痛抑制呼吸而引发肺部感染,需联合使用盐酸曲马多片镇痛并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抗感染。
肋骨骨折后应避免侧卧压迫患侧,咳嗽时用手按压骨折处减轻疼痛。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3促进骨愈合,三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高强度运动。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咳脓痰等症状,应立即复查排除迟发性血气胸或骨髓炎。
肋骨骨折后可通过呼吸训练、上肢活动、核心稳定训练、渐进性负重练习、有氧运动等方式逐步恢复功能。肋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剧烈咳嗽等因素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1、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有助于维持肺活量,减少肺部感染风险。吸气时缓慢扩张腹部,呼气时缩唇如吹蜡烛,每日重复进行3-5组。避免因疼痛而浅表呼吸,可配合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缓解不适。
2、上肢活动伤后2-3周可进行肩关节钟摆运动和肘部屈伸,动作幅度以无痛为限。使用弹力带辅助训练时,选择低阻力型号如TheraBand黄色带,每组8-12次。注意避免突然扭转或提重物,防止骨折端移位。
3、核心稳定训练仰卧位抬腿和骨盆倾斜能增强腹肌力量,减轻肋骨负荷。初期可在腰部垫枕支撑,每次保持5秒,逐步延长至30秒。合并骨质疏松者需配合钙尔奇D片、阿仑膦酸钠维D3片等药物强化骨骼。
4、渐进性负重练习骨折愈合中期开始靠墙俯卧撑和坐姿划船,从自重训练过渡到器械训练。使用护具固定胸廓时,选择医用肋骨固定带调整松紧度。训练后出现持续疼痛需复查X线,排除延迟愈合可能。
5、有氧运动愈合后期采用步行机和固定自行车锻炼,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初始每次10分钟,每周增加5分钟直至30分钟。慢性疼痛患者可联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经皮电刺激。
康复期间应保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补充维生素D3滴剂促进钙吸收。睡眠时采用半卧位减轻胸部压力,咳嗽时用枕头按压患处保护。避免吸烟、剧烈喷嚏及突然体位变化,定期复查评估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