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胀不消化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服用消化酶制剂、必要时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胃痛胃胀不消化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暴饮暴食,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每餐控制在七分饱。餐后适当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立即平卧或剧烈运动。可适量饮用温热的生姜水或山楂水帮助缓解胀气。
2、热敷腹部用40-45℃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放松胃肠平滑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皮肤敏感者可在热敷前垫一层棉布。热敷后可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但急性腹痛或不明原因腹痛时禁用此法。
3、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可增强胃窦收缩力,加速胃排空,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能刺激胃肠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改善胃肠蠕动功能。盐酸伊托必利片具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双重作用,对餐后饱胀感效果较好。这类药物需餐前15-30分钟服用,使用前应排除肠梗阻等禁忌证。
4、消化酶制剂胰酶肠溶胶囊含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可弥补自身消化酶分泌不足。复方消化酶胶囊除含胰酶外还添加纤维素酶,能分解植物细胞壁促进营养吸收。米曲菌胰酶片适用于慢性胰腺炎导致的消化不良,需整片吞服避免嚼碎。长期使用消化酶制剂可能影响自身胰腺功能,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
5、就医检查持续超过两周的胃部不适或伴随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碳13尿素呼气试验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有助于评估胃黏膜状态。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或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胃溃疡。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摄入。可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发症状的食物。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物掩盖病情。胃黏膜修复需要时间,治疗期间需保持耐心配合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