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血糖值偏高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饮食不当包括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缺乏运动会减少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难以控制。胰岛素分泌不足常见于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导致血糖无法正常代谢。调整饮食应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的比例。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和阿卡波糖片,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日常应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人正常血糖值空腹时为3.9-6.1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毫摩尔每升。
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的血糖水平,健康成年人通常维持在3.9-6.1毫摩尔每升区间。餐后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值在7.8毫摩尔每升以下属于正常范围。妊娠期女性空腹血糖应低于5.1毫摩尔每升,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低于10毫摩尔每升,2小时低于8.5毫摩尔每升。老年人可能因代谢功能减退出现轻微升高,但超过上述标准需警惕糖尿病可能。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