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心动过缓不一样,两者属于不同的心脏问题。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心动过缓是心率低于正常范围的节律异常。两者可能同时存在,但病因、表现及治疗方式均有差异。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诊断需结合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控制、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心动过缓则多因窦房结功能异常、传导阻滞等导致,常见头晕、乏力甚至晕厥,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轻者观察,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部分冠心病患者因心肌缺血累及传导系统可能合并心动过缓,但并非必然关联。冠心病治疗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也可能引发心率减慢,需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心动过缓若无症状且无冠心病证据,通常无须针对心脏血管干预。
心脏健康需综合管理,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血糖,避免吸烟、高盐高脂饮食。若出现持续胸痛或不明原因晕厥,应立即就医排查冠心病或心律失常。日常保持适度运动,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心律失常患者生存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获得长期生存。心律失常可通过药物控制、导管消融、植入起搏器、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矫正。
心律失常的生存预期主要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类型及并发症风险。良性早搏或轻度窦性心律不齐通常不影响自然寿命,而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需立即干预。药物控制是基础手段,盐酸胺碘酮片能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盐酸普罗帕酮片适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对于药物难治性病例,射频消融术可根治部分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及避免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
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心率变化并遵医嘱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