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血糖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具体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及个体代谢状态有关。
高强度短时运动可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肝糖原分解加速,引起暂时性血糖升高。这类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较小,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运动后1-2小时内的血糖波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显著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通常会使血糖降低。运动后24小时内肌肉仍持续消耗血糖进行糖原补充,这种降糖效应可持续较长时间。
运动后血糖异常升高需警惕糖尿病前期可能,建议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者应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100-200ml含电解质饮品。合并视网膜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脂肪肝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方式改善。
脂肪肝与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调整饮食需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体重超标者应将BMI控制在24以下,避免短期内快速减重。戒酒对酒精性脂肪肝尤为重要。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片、吡格列酮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日常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