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是否能停下来需要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决定,多数患者需长期使用,少数病情稳定者可遵医嘱调整。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若血糖长期控制在理想范围且胰岛功能部分恢复,经医生评估可能减少或停用胰岛素。这种情况多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或应激状态解除后。但1型糖尿病及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功能衰竭,须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擅自停药会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调整方案前需通过糖化血红蛋白、C肽检测等全面评估。
妊娠期糖尿病或手术后短期使用胰岛素者,在血糖达标且病因消除后可逐步停用。但需持续监测血糖,因部分患者停用后可能出现血糖反弹。围手术期患者待应激状态缓解、饮食恢复后,也可由医生指导转换回原治疗方案。
日常需保持规律监测血糖,调整期间每1-3天复查指尖血糖,出现多饮多尿等异常及时就诊。饮食上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配合适当有氧运动帮助血糖稳定。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通常包括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三种方案。
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常见的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这类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每日注射1-2次即可维持稳定的基础胰岛素水平。餐时胰岛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和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这类胰岛素起效快,需在餐前注射以匹配食物消化吸收过程。预混胰岛素结合了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特点,如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适合需要简化注射次数的患者。胰岛素治疗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模式、生活方式和个体反应进行调整,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基础加餐时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配合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避免低血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