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确诊肺炎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主要方法有临床症状评估、胸部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测、病原学检测、动脉血气分析。
1、临床症状评估孕妇出现持续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时需警惕肺炎可能。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肺部感染,需特别关注体温超过38度且持续超过24小时的情况。听诊肺部湿啰音是重要体征,但需与妊娠期生理性呼吸变化鉴别。
2、胸部影像学检查低剂量胸部CT是首选检查方式,能清晰显示肺部炎症病灶且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X线检查需做好腹部防护,仅在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对胸膜下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整体敏感性较低。
3、血常规检测通过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感染程度,孕妇正常白细胞基数偏高需注意动态变化。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但妊娠期生理性升高需结合临床判断。
4、病原学检测痰培养、血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指导精准用药。流感季节需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快速核酸检测对新冠病毒等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血清学检查对非典型病原体诊断有帮助但存在滞后性。
5、动脉血气分析重症肺炎孕妇需监测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评估呼吸功能状态。妊娠期生理性过度通气可能掩盖早期缺氧表现,需结合氧合指数综合判断。连续监测对病情进展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孕妇确诊肺炎后应保持充足休息,采取半卧位改善呼吸,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分次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定期监测胎动变化。任何治疗均需在产科和呼吸科医师共同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发育。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于95%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
大叶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也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吸入性损伤等因素有关。
大叶肺炎是细菌性肺炎的一种常见类型,肺炎链球菌通过呼吸道侵入肺泡后大量繁殖,导致肺叶或肺段发生炎症反应。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感染,病原体可突破呼吸道防御机制。吸入有害气体、胃内容物反流等造成的化学性肺损伤也会破坏局部屏障功能,继发细菌感染。患者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咳嗽伴铁锈色痰、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建议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和胸部影像学,确诊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日常注意保暖和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