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昏迷后通常会有呼吸,但呼吸频率和深度可能因昏迷原因不同而有所变化。昏迷是大脑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意识丧失的状态,呼吸功能可能保留或受影响。
昏迷后呼吸存在的情况多见于轻度脑损伤或代谢性疾病。此时脑干功能基本正常,呼吸中枢仍能调控呼吸运动,表现为呼吸节律规整但可能变浅。常见于低血糖、药物过量或轻度脑震荡等。这类患者需保持气道通畅,避免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静脉注射葡萄糖纠正低血糖。
昏迷后呼吸异常或消失的情况多提示严重脑干损伤或生命中枢受压。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或颅脑外伤可能导致呼吸节律不整、潮式呼吸甚至呼吸暂停。急性缺氧、严重酸中毒或镇静剂过量也可抑制呼吸中枢。这类患者需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进行头颅CT等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行开颅减压术。
昏迷患者无论呼吸是否正常都应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家属需密切观察胸廓起伏频率和深度。出现呼吸急促、暂停或鼾声呼吸等异常时需立即就医。长期昏迷患者可能需气管切开维持通气,护理时要注意定期吸痰、翻身拍背预防肺炎。昏迷超过3小时或伴有瞳孔不等大、肢体瘫痪等症状提示病情危重,须紧急送医处理。
昏迷病人有无偏瘫可通过肢体运动反应、肌张力检查和病理反射测试进行判断。
昏迷病人偏瘫的判断需要结合神经系统检查。观察病人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偏瘫侧肢体可能表现为运动减少或消失,而非偏瘫侧可能有躲避动作。检查肌张力时,偏瘫侧肢体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与健侧形成对比。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在偏瘫侧可能呈阳性,健侧为阴性。还可通过抬起并松开双侧肢体,偏瘫侧下落速度更快且缺乏自主缓冲。角膜反射和腹壁反射在偏瘫侧可能减弱或消失。
昏迷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并尽快送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