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后皮肤破损可通过清洁伤口、消毒处理、包扎保护、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等方式处理。皮肤破损通常由外力摩擦、尖锐物划伤、跌倒撞击等原因引起。
1、清洁伤口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泥沙等异物。生理盐水冲洗效果更佳,水温控制在25-30摄氏度为宜。避免使用肥皂或双氧水直接刺激创面,冲洗时间持续3-5分钟。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可适当延长冲洗时间。
2、消毒处理冲洗后用碘伏溶液由内向外环形消毒,消毒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2厘米。对碘过敏者可改用苯扎氯铵溶液。消毒棉签单次单向涂抹,避免反复来回擦拭。面积较大伤口可分区域消毒,注意保持消毒液在创面停留1-2分钟。
3、包扎保护浅表伤口可选用无菌纱布覆盖,渗出较多时使用吸收性敷料。关节部位用弹性绷带固定,手指可用创可贴环形包扎。包扎松紧度以能伸入一指为宜,每日更换1-2次。潮湿或污染时需立即更换敷料,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4、预防感染深达真皮层的伤口需警惕感染风险,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口服头孢氨苄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更需加强观察。
5、促进愈合愈合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避免抓挠结痂部位,防晒防止色素沉着。大面积伤口愈合后可用硅酮制剂预防瘢痕,关节处伤口愈合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
伤口护理期间应保持饮食均衡,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有助于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日常活动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二次受伤。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应避免游泳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如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伤口边缘发黑等异常情况,须立即就医处理。
口腔咬破后形成溃疡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药物促进愈合、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因素、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口腔溃疡通常由机械损伤、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感染因素、系统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4次,可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刺激创面。刷牙时选择软毛牙刷,避开溃疡部位轻柔清洁。餐后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防止继发感染。
2、使用药物促进愈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黏膜修复,或贴敷醋酸地塞米松口腔贴片减轻炎症。疼痛明显时可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禁用未经消毒的偏方涂抹创面。
3、调整饮食结构暂时避免食用柑橘类水果、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的流质或软食如牛奶、蒸蛋、米粥等。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全谷物,有助于黏膜修复。每日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4、避免刺激因素纠正咬唇、咬颊等不良习惯,避免再次机械损伤。暂停使用硬质牙刷或牙签等尖锐物品。吸烟者需暂时戒烟,减少烟草对创面的化学刺激。夜间磨牙患者可咨询医生佩戴咬合垫。
5、及时就医若溃疡直径超过5毫米、持续2周未愈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需就诊排查白塞病、克罗恩病等系统性疾病。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可能需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免疫调节剂或进行局部激光治疗。
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以提高免疫力。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C片,但不可过量服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溃疡愈合。若溃疡反复发作,建议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恢复期间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