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流动力学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停用影响排尿药物、穿着宽松衣物,检查中配合医生指令完成排尿动作,检查后适当饮水预防感染。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检查前准备、药物调整、体位配合、数据记录准确性及术后护理五个方面。
1、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通常要求检查前1小时饮水500毫升。需提前排空肠道,必要时进行清洁灌肠以避免肠内容物干扰检查结果。穿着易穿脱的宽松衣物,便于检查时快速更换体位。携带既往泌尿系统检查报告供医生参考。
2、药物调整:
检查前3天需停用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包括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高血压患者需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降压药方案。糖尿病患者需告知医生当前血糖控制情况,避免检查期间发生低血糖。
3、体位配合:
检查过程中需根据指令变换体位,包括平卧位、坐位及站立位排尿。放置测压导管时保持放松,避免盆底肌紧张影响压力数据。进行排尿期检查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自然排尿,不可刻意用力或中断尿流。
4、数据准确性:
检查全程需保持自然呼吸,避免咳嗽或说话影响腹压测量。尿流率检测时要求初始尿流速度达到最大,中途不得人为控制尿流。同步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需配合造影剂注射,对碘过敏者需提前声明。
5、术后护理:
检查后2小时内需饮水1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预防尿路感染。可能出现轻微血尿或排尿灼热感,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是否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异常症状。
检查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辅助预防尿路感染。一周内避免摄入酒精、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饮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可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加重或发热超过38℃时需及时复诊。恢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