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检验科

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注意事项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赵家医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尿流动力学检查有什么用处

尿流动力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排尿功能障碍的具体原因,对诊断下尿路疾病具有重要价值。该检查通过测量尿流率、膀胱压力等参数,可明确排尿异常与膀胱尿道功能的关联性,主要适用于储尿障碍、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病症的鉴别诊断。

1、尿流率测定:

通过记录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反映尿道通畅程度。最大尿流率降低可能提示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梗阻性疾病;尿流曲线中断则常见于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检查时要求膀胱充盈量达到150毫升以上,采用专用尿流率计进行测量。

2、充盈期膀胱测压:

经导管持续灌注生理盐水并监测膀胱内压变化,可评估膀胱感觉功能、顺应性和稳定性。逼尿肌过度活动表现为灌注期不自主收缩,低顺应性膀胱则显示压力随容量增加急剧上升。该检测能明确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等疾病的特征性改变。

3、压力-流率同步测定:

同步记录排尿时的逼尿肌压力和尿流率,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高压低流型曲线见于前列腺增生,低压低流型则提示逼尿肌收缩乏力。该检查能准确区分机械性梗阻与功能性排尿障碍。

4、尿道压力描记:

采用微传感器导管测量尿道各段压力分布,主要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最大尿道闭合压降低、功能性尿道长度缩短是典型表现,可为抗尿失禁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5、肌电图监测:

通过肛门电极记录盆底肌电活动,评估排尿时括约肌的协调性。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表现为排尿期肌电活动增强,这是诊断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关键指标。

检查前3天应停用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避免检查当日饮用利尿饮品。检查后建议增加水分摄入预防尿路感染,出现持续尿痛或血尿需及时就医。日常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控尿能力,限制咖啡因摄入减少膀胱刺激,保持规律排尿习惯预防膀胱过度充盈。对于存在排尿异常的患者,建议在泌尿外科医生指导下结合症状特点选择针对性检查项目。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发烧 恋物症 瘢痕性脱发 玻璃体出血 肱骨头骨折 胃良性肿瘤 急性应激反应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