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龋齿一般是可以补的,但需要根据龋坏程度和牙髓状态决定具体治疗方案。深龋是指龋坏已接近牙髓但未引发不可逆性牙髓炎的情况,通常表现为冷热刺激敏感或短暂疼痛。
当龋坏未累及牙髓且无自发痛时,可直接进行充填治疗。医生会彻底清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等材料修补缺损,同时垫底保护牙髓。这类患者术后需避免患侧咀嚼硬物,定期复查观察牙髓活力。
若龋坏已导致牙髓暴露或慢性牙髓炎,则需先进行根管治疗再修复。通过去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后,用牙胶尖充填根管,最后用全冠或嵌体修复牙体缺损。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夜间痛或咬合痛,拖延治疗可能引发根尖周炎。
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通过牙片和冷热测试评估牙髓状态。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浅龋及时处理可避免发展为深龋。深龋修复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若持续疼痛需复诊排除继发感染。
判断龋齿是否伤及牙神经需结合疼痛特征和临床检查,主要依据包括自发痛、冷热刺激痛持续加重、夜间痛加剧、咬合不适以及X线显示龋坏接近牙髓腔。
1、自发痛龋齿伤及牙神经时可能出现无外界刺激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或耳部,与牙髓炎引起的神经反射有关。若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进行牙髓活力测试,避免炎症扩散至根尖周组织。临床常用丁香油酚棉球临时安抚镇痛,但需由医生进一步处理。
2、冷热刺激痛当冷热刺激引发疼痛且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数秒以上,提示牙髓可能受累。深度龋坏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时,外界刺激可直接传导至牙髓。可使用三氧化矿物聚合体进行间接盖髓治疗,若疼痛无法缓解则需根管治疗。避免自行使用过冷过热食物测试,可能加重炎症。
3、夜间痛平卧时牙髓腔内压力增高,导致夜间疼痛加剧是牙髓炎的典型表现。可能与体位改变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此时龋齿已深度侵蚀牙本质层,应急处理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但需在24小时内进行专业牙髓治疗,防止发展为急性根尖周炎。
4、咬合不适咀嚼时出现钝痛或咬合敏感,可能提示龋坏已导致牙髓充血或部分坏死。牙周膜压力感受器受到炎症介质刺激引发不适。临床检查可见龋洞探诊敏感,X线片显示龋损达牙本质深层。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必要时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消毒。
5、影像学检查数字化牙片或锥形束CT能清晰显示龋坏与牙髓腔的距离。当龋损边缘距牙髓小于2毫米或出现透射影抵达髓角时,提示神经可能受损。对于隐匿性龋坏,荧光龋齿检测仪可辅助诊断。确诊后需根据牙髓状态选择活髓保存术或根管治疗。
日常应注意限制高糖饮食摄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缝隙。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小黑斑及时处理。已出现牙神经症状者避免用患侧咀嚼,可用生理盐水含漱减轻炎症。儿童患者家长需监督刷牙并定期涂氟,乳牙龋坏同样可能影响恒牙发育,不可忽视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