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部胀痛、频繁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腹部膨隆、体重下降等。十二指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肿瘤压迫、先天性畸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进食后症状加重、呕吐物含胆汁等症状。
1、上腹部胀痛上腹部胀痛是十二指肠梗阻的早期表现,疼痛多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进食后尤为明显。梗阻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近端肠管扩张刺激神经引发疼痛。患者可能伴随恶心感,疼痛部位集中在剑突下或脐周。若由肿瘤压迫引起,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放射至背部。
2、频繁呕吐呕吐是十二指肠梗阻的典型症状,早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含有黄绿色胆汁。高位梗阻时呕吐发生较早且频繁,呕吐后腹胀可暂时缓解。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儿童患者可能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呕吐物若呈粪臭味需警惕低位肠梗阻可能。
3、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患者会出现停止排便排气,因肠内容物无法通过梗阻部位。部分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或稀便排出。该症状需与便秘鉴别,若超过24小时无排气排便且伴随腹痛呕吐,应考虑机械性肠梗阻可能。新生儿出现该症状需排查先天性肠闭锁或肠旋转不良。
4、腹部膨隆腹部膨隆多见于梗阻中晚期,由于近端肠管积气积液导致。查体可见上腹部饱满,可能观察到肠型或蠕动波,叩诊呈鼓音。婴幼儿腹部膨隆更易观察,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肠穿孔风险随肠管扩张程度增加,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肠管直径。
5、体重下降慢性不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因长期摄入不足和营养吸收障碍。肿瘤性梗阻患者体重下降可能更显著,伴随贫血、乏力等消耗性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需通过肠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
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应禁食并立即就医,通过胃肠减压缓解症状。诊断明确前避免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术后患者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食物。长期梗阻患者康复期可补充蛋白粉、维生素矿物质制剂等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日常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纤维及易产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