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呈酸性通常提示尿酸结石或胱氨酸结石,属于代谢异常导致的泌尿系统疾病。尿酸结石多见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胱氨酸结石则与遗传性胱氨酸尿症相关。
尿酸结石的形成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有关,当尿液持续呈酸性且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结晶容易在肾脏沉积。这类患者常伴有痛风病史,可能出现腰部钝痛、血尿等症状。通过限制高嘌呤饮食、增加饮水量、碱化尿液等措施可预防结石增大,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或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
胱氨酸结石属于罕见遗传病,由于肾小管对胱氨酸重吸收障碍,导致尿中胱氨酸浓度异常升高并在酸性环境中结晶。患者幼年即可发病,具有复发性强、结石硬度高的特点,典型表现为反复肾绞痛及尿路感染。除大量饮水外,需长期使用枸橼酸钾口服溶液碱化尿液,严重时需配合硫普罗宁片减少胱氨酸排泄,或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建议肾结石患者定期进行尿液酸碱度检测和结石成分分析,避免长期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出现持续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通过超声或CT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及性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