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是早期妊娠终止的常用手术方式,适用于妊娠10周内的宫内妊娠。手术通过负压装置将胚胎组织吸出宫腔,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的特点。主要风险包括子宫穿孔、感染、宫腔粘连、不全流产等。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阴道出血情况,禁止性生活及盆浴1个月。
1. 手术原理负压吸引术利用金属或塑料吸管连接负压装置,在超声引导下进入宫腔,通过400-600mmHg负压吸出妊娠组织。吸管直径根据孕周选择,妊娠6周用5-6mm吸管,9-10周需用8-9mm吸管。手术全程约5-10分钟,术中需确认绒毛组织是否完整吸出。
2. 术前准备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及妇科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及孕周。急性生殖道炎症、体温超过37.5℃或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禁忌手术。术前6小时需禁食禁水,宫颈条件差者可提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
3. 术中操作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后置入阴道窥器,宫颈钳固定宫颈前唇。探针测量宫腔深度,用扩宫棒逐步扩张宫颈管至比吸管大0.5-1号。吸管连接负压瓶后缓慢进入宫腔,顺时针方向吸引宫腔1-2圈,见宫壁粗糙感即停止操作。
4. 术后处理术后检查吸出物是否有绒毛组织,必要时送病理检查。肌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观察2小时无异常方可离院。术后出现剧烈腹痛、发热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立即就诊。建议术后1周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
5. 并发症防治子宫穿孔需立即停止手术,小的穿孔可保守治疗,大的穿孔需腹腔镜探查。术后感染表现为发热、下腹痛,需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宫腔粘连可能导致闭经或不孕,需宫腔镜分离。不全流产需二次清宫,持续性异位妊娠需甲氨蝶呤治疗。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血红蛋白恢复。术后月经恢复前需严格避孕,推荐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避孕套。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术后1个月复查评估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或周期紊乱需及时就医排查宫腔粘连。
宫腔组织吸引术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清除宫腔内妊娠组织或病变组织的手术操作,主要用于人工流产、不全流产清宫或子宫内膜取样等医疗场景。
宫腔组织吸引术通常在妊娠10周内进行,手术器械经宫颈置入宫腔后,通过电动负压装置将宫腔内容物吸出。该术式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子宫内膜损伤小等特点。术前需完善超声检查明确妊娠囊位置,排除宫外孕风险。术中可能使用静脉麻醉减轻疼痛,术后需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及生命体征。常见适应症包括早期妊娠终止、稽留流产、葡萄胎清除、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性刮宫等。手术风险包括子宫穿孔、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但规范操作下发生率较低。
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及性生活1个月,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铁质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帮助恢复。术后1周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清洁度,若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就医。术后月经通常4-6周恢复,建议落实科学避孕措施,避免短期内重复手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