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神经系统查体主要包括意识状态评估、颅神经检查、运动功能测试、感觉功能检测和反射检查五种方法。
1、意识评估:
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观察患者睁眼、语言和运动反应。重点检查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及角膜反射,判断脑干功能是否受损。意识障碍程度可反映出血量及颅内压升高情况。
2、颅神经查:
系统检查12对颅神经功能,特别注意动眼神经麻痹提示中脑受压,面神经瘫痪可能为脑桥出血。需观察有无眼球震颤、复视及吞咽障碍等表现。
3、运动测试:
采用肌力六级分级法评估四肢肌力,观察有无偏瘫或交叉瘫。检查肌张力时注意折刀样强直或铅管样强直,这些体征可帮助定位出血部位。
4、感觉检查:
用棉絮、针头分别测试浅感觉,音叉检查振动觉。出现感觉分离现象可能提示脊髓或丘脑损伤,偏身感觉障碍常见于内囊出血。
5、反射检测:
重点对比双侧腱反射,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锥体束损伤。脑膜刺激征检查包括颈强直、克尼格征,阳性结果可能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进行神经系统查体时应保持环境安静,按从头到脚顺序系统检查。急性期患者需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搬动头部。恢复期可结合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神经纤维损伤程度,配合高压氧治疗促进功能恢复。日常护理需注意预防压疮和关节挛缩,定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脑出血后遗症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制定方案。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运动疗法改善肢体功能障碍,作业治疗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药物治疗常用胞磷胆碱钠片、奥拉西坦胶囊、尼莫地平片等营养神经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对于严重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需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去骨瓣减压术。脑出血后遗症可能与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