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后头晕可能与麻醉药物代谢、术中低血压、术后体位改变、脑缺氧或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全麻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术后药物代谢不完全可能导致头晕;术中血压波动或术后体位突然改变也可能引发脑供血不足;部分患者对麻醉药物敏感或存在基础疾病时症状可能更明显。
麻醉药物残留是常见原因。丙泊酚、七氟烷等药物需经肝脏代谢,代谢速度因人而异,老年或肝功能异常者更易出现头晕。术中麻醉深度调控可能导致短暂低血压,影响脑部供氧。术后从平卧位快速起身时,血液重新分布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少数情况下,术中通气不足或二氧化碳蓄积会造成脑缺氧。存在贫血、前庭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头晕症状可能持续更久。
建议术后保持平卧位休息1-2小时,缓慢改变体位。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出现头晕时可尝试深呼吸,必要时吸氧。术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若头晕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呕吐、意识模糊,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排除脑卒中、内耳疾病等特殊情况。术后适当补充水分,避免空腹状态加重不适感。
手腕腱鞘囊肿通常无须全麻,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手术切除。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或腱鞘内的良性肿物,主要由关节囊或腱鞘退变、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
腱鞘囊肿手术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医生会在囊肿周围注射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使手术区域暂时失去痛觉。局部麻醉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患者术中可保持清醒状态配合医生操作。对于体积较小且位置表浅的囊肿,部分医院还开展门诊局麻下穿刺抽吸治疗,无须切开皮肤。仅当患者存在局部麻醉禁忌证,如对局麻药过敏,或囊肿位置特殊需扩大手术范围时,才考虑静脉麻醉或全麻。儿童患者因配合度较低,也可能需要镇静辅助。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3-5天,避免患肢过度用力。早期可进行手指屈伸活动防止粘连,2周内限制手腕剧烈运动。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避免重复性腕部动作,使用电脑时保持手腕中立位,必要时佩戴护腕分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