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误服降压药需立即就医并携带药品包装。误服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心率异常等严重反应,常见处理方法包括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及对症支持治疗。
1、催吐处理若误服时间在1小时内且儿童意识清醒,可尝试用手指刺激舌根催吐。但强酸强碱类腐蚀性药物或昏迷患儿禁止催吐,避免引发吸入性肺炎。催吐后仍需就医观察,因部分降压药存在肠肝循环可能造成二次吸收。
2、洗胃干预医院会通过鼻胃管进行生理盐水洗胃,尤其适用于缓释片等剂型。洗胃需在服药后4-6小时内完成,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脂溶性药物需配合植物油导泻。洗胃过程需监测心电图,防范反射性心跳骤停。
3、活性炭使用每公斤体重给予1克药用活性炭可吸附肠道残留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需联合导泻剂。重复使用活性炭对半衰期长的氨氯地平效果显著,但需警惕肠梗阻风险。活性炭不能与吐根糖浆同用,以免影响吸附效果。
4、血液净化重度中毒可能需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适用于地尔硫卓等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儿童血液净化需严格计算置换量,维持电解质平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毒时需同步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5、对症支持针对低血压可静脉输注生理盐水,顽固性休克需用去甲肾上腺素。心动过缓使用阿托品,室性心律失常则需利多卡因。钙通道阻滞剂中毒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β阻滞剂中毒考虑高剂量胰高血糖素。
家长应将所有药品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药箱,避免使用饮料瓶分装药物。日常教育儿童辨别药品危险性,发现误服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时需准确提供药品名称、剂量及误服时间,后续72小时需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及肝肾功能。恢复期给予易消化饮食,避免剧烈运动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硝苯地平是一种降压药物,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硝苯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该药物主要有普通片、缓释片和控释片等剂型,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硝苯地平通过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随之降低。该药物对冠状动脉也有扩张作用,可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硝苯地平普通片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需每日多次服用;缓释片和控释片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减少服药次数。
硝苯地平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该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心绞痛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硝苯地平还可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但需在医生严格监护下使用。长期使用硝苯地平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
硝苯地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多与血管扩张有关。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增生、低血压或心悸等症状。严重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或肝功能异常较为罕见。硝苯地平与某些药物如地高辛、西咪替丁等存在相互作用,合并用药时需谨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老年人应调整剂量。
服用硝苯地平期间应避免饮酒和葡萄柚汁,这些物质可能增强药物作用导致血压过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监测血压变化并记录,复诊时向医生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跳,调整用药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规律服药,配合生活方式改善才能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