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手腕附近尺骨和桡骨末端的骨折,属于上肢常见骨折类型,多由跌倒时手掌撑地或直接暴力导致。
1、解剖位置尺桡骨远端指距离手腕关节3厘米以内的骨段,此处骨质相对薄弱。桡骨远端参与构成腕关节面,尺骨远端通过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与腕骨连接,骨折可能影响手腕旋转和抓握功能。
2、损伤机制伸直型骨折多见于跌倒时手掌撑地,暴力经腕部传导至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常因手背受力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因轻微外力发生粉碎性骨折,青少年则常见骨骺分离型损伤。
3、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腕部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可见餐叉样或枪刺样畸形。局部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痛阳性。严重移位可能压迫正中神经,出现手指麻木等神经症状。
4、诊断方法X线正侧位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评估关节面损伤。需注意是否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或腕骨骨折,老年患者建议完善骨密度检查。
5、治疗原则无移位骨折采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骨折需手法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复位失败或严重粉碎骨折需手术内固定。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屈伸和旋转训练,预防关节僵硬。
骨折初期应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固定期间保持手指主动活动。拆除外固定后可用温水浸泡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提重物等暴力活动。日常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老年人需预防再次跌倒。若出现手指苍白、麻木等异常需立即复诊。
左桡骨远端骨折是否严重需根据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判断。若为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通常不严重;若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或严重粉碎性骨折,则可能较严重。桡骨远端骨折多由跌倒时手掌撑地、直接暴力撞击或骨质疏松导致,需通过X线或CT明确诊断。
无移位或稳定性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4-6周保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此类骨折愈合后一般不影响手腕功能,康复期可配合热敷和轻柔关节活动度训练。若骨折线累及关节面但移位小于2毫米,可在手法复位后采用支具固定,并避免早期负重活动。
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时,可能需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开放性骨折或伴随正中神经压迫症状者需急诊手术干预,术后存在创伤性关节炎或关节僵硬风险。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较慢,可能遗留腕关节活动受限,需长期康复训练。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石膏固定期间注意观察手指血运和感觉。恢复期逐步进行握力球训练和腕关节屈伸练习,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饮食需增加牛奶、豆腐等钙质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手指麻木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