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宫颈疫苗前需确认无禁忌证,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并避免剧烈运动。宫颈疫苗主要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接种注意事项主要有接种前禁忌证筛查、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特殊人群接种建议、接种时间安排、接种后生活护理等。
1、禁忌证筛查接种前需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妊娠状态及免疫缺陷病史。对疫苗活性成分或辅料过敏者禁止接种,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患者应暂缓接种。处于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需经专业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2、不良反应观察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或低热等反应,通常2-3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确认无急性过敏反应后方可离开。
3、特殊人群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影响疫苗保护效果,需咨询专科已感染HPV病毒者仍可接种以预防其他型别感染,但治疗期间接种需遵医嘱。月经期女性可正常接种,但痛经严重者可调整接种时间。
4、接种时间安排二价疫苗推荐0、1、6月程序,四价和九价疫苗推荐0、2、6月程序。若遇特殊情况需延迟接种,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补种剩余剂次即可。建议在首次性行为前完成全程接种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5、生活护理指导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注射部位沾水,一周内忌辛辣刺激饮食。可正常洗澡但需避免用力揉搓接种部位。接种后三个月内建议采取避孕措施,但意外妊娠不需终止妊娠,后续剂次暂缓接种即可。
接种后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西蓝花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疫苗不能替代常规筛查。接种记录需妥善保管,后续剂次尽量选择同一接种单位。出现持续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或抗过敏药物。
接种乙肝疫苗期间一般可以怀孕,但建议提前咨询医生评估个体情况。
乙肝疫苗属于灭活疫苗,不含活病毒成分,理论上对妊娠无明确不良影响。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有助于新生儿早期免疫保护。现有研究未发现乙肝疫苗接种与胎儿畸形、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存在直接关联。部分女性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低热或注射部位红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对于正在接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女性,若发现意外妊娠,通常无须终止接种程序。但若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既往疫苗过敏史或妊娠期合并其他高危因素,需由医生权衡利弊后调整接种方案。备孕期间完成全程接种可更有效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接种后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发热或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