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热可通过药物降温、控制感染、营养支持、液体管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感染、炎症反应、组织坏死、胰液外渗、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药物降温:对于体温升高的患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口服或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口服进行降温,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体温过高导致其他并发症。
2、控制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合并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500mg,静脉注射,每6小时一次,具体用药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
3、营养支持:患者因胰腺炎导致消化功能受损,需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可选用低脂、低蛋白的肠内营养制剂,如瑞代200ml,每日三次;肠外营养可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等,维持机体能量需求。
4、液体管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需通过静脉补液纠正。可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0ml,静脉滴注或乳酸林格液1000ml,静脉滴注,同时监测尿量和电解质水平。
5、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胰腺坏死、脓肿或严重感染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引流术等,具体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热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脂、低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加重胰腺负担。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深呼吸等,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人重症肺炎可通过氧疗、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老年人重症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加重、误吸等因素引起。
1、氧疗氧疗是改善低氧血症的基础措施,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治疗期间需监测动脉血气分析,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应控制吸氧浓度。
2、抗生素治疗初始经验性使用广谱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覆盖常见病原体,获得病原学结果后调整方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需选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疗程通常持续7-10天,需根据临床反应和降钙素原水平动态评估。
3、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适用于炎症反应剧烈伴全身中毒症状者,可抑制过度免疫反应。推荐小剂量短程使用,一般每日40-60mg分次静脉注射,疗程不超过7天。需警惕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
4、机械通气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可减少气管插管需求。通气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气分析调整参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5、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每日热量供给25-30kcal/kg。吞咽障碍者需鼻胃管喂养,注意抬高床头预防反流。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每日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房间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注意监测体温和尿量变化。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少量多餐。康复期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出现意识改变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