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郭里长个疙瘩碰着疼可通过热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耳郭里长疙瘩通常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疖肿、耳部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
1、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敷在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热敷适用于毛囊炎或疖肿的早期,有助于加速脓液排出。
2、外用药物: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每天2-3次,抑制细菌感染。外用药物适用于皮脂腺囊肿或轻度感染,可减少炎症和疼痛。
3、口服药物: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每天2-3次,控制感染。口服药物适用于感染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的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手术引流:对于较大的疖肿或皮脂腺囊肿,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开引流术,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手术引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情况,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5、避免刺激:避免用手挤压或抓挠患处,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扩散。避免刺激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耳部疙瘩,有助于减少病情恶化和复发风险。
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保持耳部卫生,定期清洁耳郭,避免使用不洁工具掏耳,防止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