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可通过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方式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代谢手术、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通常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等因素相关。
1、血糖检测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可初步诊断。需重复检测以排除应激性高血糖,检测前需保持8小时空腹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2、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超过6.5%具有诊断价值。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或应激影响,但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假性升高或降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体重减轻5%-10%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需戒烟限酒并保证充足睡眠。
4、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物可抑制肝糖输出,格列美脲促进胰岛素分泌,达格列净通过尿液排糖。药物选择需考虑肾功能、低血糖风险等因素,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5、胰岛素治疗当口服药无法控制血糖或出现急性并发症时,需使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注射需轮换部位避免脂肪增生,配合血糖监测调整剂量,注意防范夜间低血糖。
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并记录。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豆类,分餐制控制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运动前后检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应对低血糖。定期检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并发症指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