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症状特征主要有鼻塞、脓性鼻涕、头痛、嗅觉减退和面部压迫感。鼻窦炎可分为急性与慢性,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1、鼻塞鼻塞是鼻窦炎的常见症状,多因鼻窦黏膜充血肿胀或分泌物堵塞鼻腔导致。患者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平躺时可能加重。急性鼻窦炎鼻塞通常伴随感冒症状,慢性鼻窦炎则可能长期存在。保持鼻腔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需使用减充血剂。
2、脓性鼻涕鼻腔分泌黄绿色脓性鼻涕是细菌性鼻窦炎的典型表现,分泌物可能倒流至咽喉部引发咳嗽。急性期鼻涕量多且黏稠,慢性期分泌物可能减少但持续存在。擤鼻涕时可能出现血丝,提示黏膜损伤。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帮助清除分泌物。
3、头痛头痛多集中在额部、眼眶或面颊,弯腰或低头时疼痛加剧。急性鼻窦炎头痛较剧烈,与鼻窦内压力变化有关;慢性鼻窦炎多为钝痛。上颌窦炎疼痛常放射至牙齿,筛窦炎可能引起内眦处压痛。热敷或按摩可暂时缓解疼痛。
4、嗅觉减退炎症导致嗅区黏膜水肿或分泌物阻塞嗅裂时,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急性鼻窦炎嗅觉障碍多为暂时性,慢性患者可能长期闻不到气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味觉异常,因嗅觉与味觉感知密切相关。
5、面部压迫感患者常描述面部沉重感或胀痛,以颧骨、鼻根或眉弓区域明显。上颌窦炎可能引发牙槽不适,蝶窦炎可能导致枕部疼痛。症状晨起较重,可能与夜间分泌物积聚有关。蒸汽吸入有助于减轻压迫感。
鼻窦炎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戒烟并远离过敏原。急性发作期需保证休息,慢性患者可尝试鼻腔冲洗等物理疗法。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高热、视力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或手术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擤鼻涕时避免用力过猛。
鼻窦炎可能由感冒、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
1、感冒感冒是鼻窦炎的常见诱因,病毒感染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阻塞鼻窦开口,影响分泌物排出。感冒引起的鼻窦炎多为急性,症状包括鼻塞、流涕、面部胀痛等。保持鼻腔湿润、多饮水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2、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变态反应,出现水肿和分泌物增多。长期过敏可导致鼻窦引流不畅,形成慢性鼻窦炎。控制过敏原接触、使用抗组胺药物能减轻症状,严重时需进行脱敏治疗。
3、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解剖异常会阻碍鼻窦通气引流,增加分泌物潴留风险。这类结构性因素导致的鼻窦炎往往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通过鼻内镜手术矫正解剖异常,能显著改善鼻窦引流功能。
4、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侵入鼻窦可引起化脓性炎症,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细菌性鼻窦炎常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鼻窦穿刺引流。
5、真菌感染曲霉菌、毛霉菌等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引发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这类患者会出现鼻腔坏死、剧烈头痛等症状,需使用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要手术清创治疗。
预防鼻窦炎需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过敏原,及时治疗鼻腔疾病。出现持续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鼻窦炎。日常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锻炼,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降低鼻窦炎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