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药物治疗、补液支持、血液净化等方式急救。农药中毒通常由误食、皮肤接触、吸入等途径引起。
1、催吐:对于口服农药中毒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催吐。用手指或勺子刺激咽部,促使患者呕吐,减少毒物吸收。注意昏迷患者不宜催吐,以免误吸。
2、洗胃:在催吐后,尽快进行洗胃。使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反复冲洗胃部,直至洗出液清澈无味。洗胃可有效清除残留毒物,降低毒物吸收量。
3、药物治疗:根据农药种类使用特效解毒剂。有机磷中毒可使用阿托品注射液0.5-1mg肌注和解磷定注射液0.5-1g静注;氨基甲酸酯类中毒可使用阿托品;拟除虫菊酯类中毒可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10mg静注。
4、补液支持: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使用利尿剂促进毒物排泄,如呋塞米注射液20-40mg静注。
5、血液净化:对于重度中毒患者,可考虑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可清除血液中的毒物,血液透析适用于水溶性毒物中毒。及时进行血液净化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农药中毒急救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毒物。中毒患者恢复期应加强营养支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促进身体恢复。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是否存在后遗症。
血压突然升高可能与情绪波动、药物影响、急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急救方法包括保持镇静、调整体位、服用短效降压药等。血压骤升时可能伴随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需警惕高血压危象风险。
1、情绪波动强烈情绪刺激如愤怒、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血压可能在几分钟内上升超过20毫米汞柱。建议立即停止当前活动,通过深呼吸或冥想平复情绪,若20分钟后血压未回落需就医。
2、药物因素突然停用降压药或误服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引发反跳性高血压。常见于漏服长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患者往往有服药史不清的情况,可能伴随手抖、出汗等症状。需及时补服常规降压药,避免自行加倍剂量。
3、急性肾病肾小球肾炎或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突发性高血压。这类情况多伴随泡沫尿、眼睑浮肿等肾脏损伤表现。可临时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片,但需急诊处理原发病,避免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4、嗜铬细胞瘤这种肾上腺肿瘤会阵发性释放儿茶酚胺,造成血压剧烈波动。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大汗淋漓,血压常超过180/120毫米汞柱。发作时应立即坐下避免跌倒,尽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等α受体阻滞剂。
5、主动脉夹层血管内膜撕裂引发的急症可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特征性表现为撕裂样胸痛向背部放射。此时任何降压措施都需在监护下进行,避免血压波动加重血管损伤,需紧急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控制血压。
日常应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规律,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200毫升含咖啡因饮料。高血压患者需随身携带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运动时选择太极拳等低强度项目,冬季注意头部保暖。若血压超过180/120毫米汞柱且伴随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过程中保持半卧位,避免剧烈搬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