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会引发高血压,两者常合并存在。糖尿病导致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有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肾脏损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钠水潴留等。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和钠离子重吸收增加,进而升高血压。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一氧化氮合成减少,血管舒张功能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糖尿病肾病是中晚期常见并发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
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或直立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血糖过高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极限,大量葡萄糖携带水分排出形成渗透性利尿,机体为维持血容量会代偿性增加钠潴留,间接引起血压上升。这类继发性高血压往往需要同时控制血糖和血压才能有效改善。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若已出现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降糖药和降压药,优先选择具有心肾保护作用的药物。
糖尿病可能会引发脑梗。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功能异常、慢性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进而增加脑梗风险。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可能脱落阻塞脑血管,或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部供血。高血糖还会改变血液成分,使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黏稠度升高,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血栓形成概率增加。
部分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病变风险。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导致脑部小动脉硬化,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增加脑血管意外发生概率。少数情况下,严重低血糖发作也可能诱发脑梗。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适量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久坐不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出现头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脑梗征兆时须立即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相关脑梗发生风险。